返回列表
57年前就有人喊出「美元之死」,为什么美元仍然屹立不倒?

    威廉·里肯巴克(William Rickenbacker)撰写了一本叫《美元之死》(Death of the Dollar)的书,亚马逊(NASDAQ:AMZN)是这样介绍的:

威廉·F·里肯巴克的《美元之死》深入剖析了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失当的管理。作者认为,这些问题正在侵蚀美元价值,威胁金融稳定。他指出,货币管理者的诸多举措,包括政府过度支出、通胀政策,以及美元脱离金本位制等,都在系统性地削弱美元币值。

,特别强调这些政策对依赖美元稳定性进行储蓄和投资的普通民众造成了不成比例的伤害。作者结合经济分析和历史背景,着重阐述了放任金融干预的危险性,以及美元购买力可能崩溃的风险。

不少书籍、文章和社交媒体帖文都发出了与里肯巴克相似的悲观预测,其论证逻辑大同小异。他们普遍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庞大的财政支出这两个通胀因素,最终会导致美元贬值,甚至美元的消亡。

然而,里肯巴克的著作与其他预言美元衰落的言论有一个显著区别:《美元之死》写于1968年!五十七年过去了,尽管(或者可能正是因为)里肯巴克的种种论证,美元依然是全球储备货币,短期内也不会被任何主权货币、加密货币或贵金属取代。

鉴于这个话题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充斥着大量关于美元即将消亡的错误信息,我们重新审视里肯巴克的论点,以说明今天这些警告其实几十年前就已存在,而它们实现的可能性,如同几十年前一样,依然极低。

废除金本位制

里肯巴克的著作出版于1968年,比尼克松总统关闭黄金窗口早了三年。那次决定实质上使美元成为法定货币。尽管他的书准确预测了这一轰动性事件,但对其影响的判断却有所偏差。

他认为,一旦失去黄金对美元供应的约束,不受限制的货币政策必然导致肆意「印钞」。

确实,美联储在调控货币供应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而且正如他所料,这种权力的扩张确实带来了一些鲁莽行为。不过,里肯巴克对「印钞」的指控并不准确。

美联储并不直接印制货币。新增货币实际上是通过银行放贷产生的。美联储创造的是银行准备金,这使得银行可以选择发放贷款,即变相「印钞」。更重要的是,即使美联储刺激放贷导致货币供应增加,这对经济是利是弊,以及如何影响通胀和美元价值,都并非明确。关键在于债务的生产效率。

简而言之,

从债务与GDP比率不断攀升来看,总体债务缺乏生产效率,导致通胀增长率降低。因此,如果担心「印钞」会引发通胀,实际上它可能带来的是通缩。

美联储的自主权

里肯巴克在一点上说得对:赋予美联储更大的自主权确实是一种祸害。宽松的货币政策曾多次引发过度投机和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典型例子。

然而,摆脱了黄金的束缚后,美联储在应对经济危机和防止货币崩溃方面获得了强大的调控能力。事实上,尽管2008年危机源于美国按揭市场,且美国银行体系面临崩溃危险,但在危机期间,全球资金依然涌向美元,如下图所示。

美元指数

政府开支过度

该书批评美国联邦政府在社会福利和军事方面的庞大开支,认为这些支出制造预算赤字,推高通胀,最终导致美元贬值。当时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政府在越战和国内计划上投入巨资,这本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写成的。里肯巴克对通胀的担忧确实有先见之明,因为通胀在整个七十年代都是一个严重问题。

自该书出版以来,

时至今日,「失控」的赤字虽然天天见诸报端,但美元汇率仍然维持在过去35年来的高位区间。

美元指数走势图

美元贬值的全面观察

里肯巴克认为,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如低利率和扩大货币供应,会推高通胀,侵蚀美元的购买力。对比今昔美元的购买力就可以证明他的判断无误。不过,这种论述缺乏全面的背景分析。

举例来说,在五十年代,麦当劳(NYSE:MCD)的一份汉堡包(15美分)、薯条(10美分)和可乐(10美分)的总价不到50美分。如今,同样的套餐要花将近10美元。

几十年来的通胀确实大幅削弱了美元的价值。1947年1美元的购买力到今天只剩7美分。然而,如下图所示,经通胀调整后的收入却比1947年增长了五倍。虽然美元买到的东西少了,但我们的收入能买到的反而更多!

实际人均收入

贸易和国际收支赤字

里肯巴克指出,美国持续的贸易赤字和美元外流削弱了该货币的全球地位。他说得对,贸易赤字确实在稳步上升,导致更多美元流向海外。但是,

里肯巴克的正确之处

作者提出的忧虑确实有理,而且许多预测已经应验。但

我们此前指出:

专家们总有一天会说对。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时代终将结束,其他国家的货币、加密货币、黄金、贝壳或其他东西会取而代之。但这一天不会很快到来。文中提到的四个理由表明,世界目前别无选择。

中国虽然经济和全球贸易影响力快速增长,但缺乏维持全球货币地位所需的制度和流动性充足的资本市场。他们要克服这些挑战并非易事。

欧元是最有力的竞争者。欧盟虽有法治,但其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远不足以支撑全球贸易。他们也缺乏推广欧元使用的军事实力。别忘了,欧元区的财政状况与美国相若,甚至更差。因此,欧元取代美元的可能性极低。

比特币?想都别想!政府绝不会放弃对货币的控制权,因为那意味着失去对国家的控制。

结语

如果里肯巴克的《美元之死》只着眼于货币和财政决策的不当及其对国家的负面影响,他就堪称先知了。可惜,他坚持认为美元会失去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这一点他看错了。

  1. 每月发布精选股票
  2. 五大AI选股策略月月更新,巴菲特派每季调整
  3. 包括科技、价值、蓝筹、中盘股及标普500精选

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科技巨头策略,12年回报超1800%,了解详情>>

开立账户
在线客服
金兴贵金属APP开户领 $6000 赠金
立即下载